《哲学分析》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健康主义悖论的再审视
摘要:健康主义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提升健康意识、注重健康生活,质疑医学权威,主张个人健康责任的理念。这一理念为把握当代医学文化特征和趋势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在理论方面,健康概念的泛化、健康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两重性、剩余健康和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为健康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实践方面,临床试验、健康风险计算以及正常值的调整既为健康主义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使得企业与资本从健康主义方案转化为行动中获得收益,并为健康主义影响的扩大提供了动力。本文指出,健康主义的纲领,虽然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健康,但若对其过度强调,则可能走向为增进健康而损害健康的悖论。健康的定义越宽泛、使用范围越普遍,反而可能使人们离实现健康的目标越遥远。人们越是执着地追求健康,却越是感到处于患病的危机之中。
关键词:健康;健康主义;剩余健康、亚健康;计算健康
作者: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医学化的驱动力量及其悖论
摘要:医学化是将以前的非医学问题定义为医学问题并给予医学干预的过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积极健康观念和疾病价值的多元化理解直接导致了医学化三大驱动力量的次第兴起,它们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医学专业群体,以制药业为代表的医疗产业复合体和以患者、患者家属和患者团体为代表的非专业群体,由此带来了对医学化利弊的重新考量。然而,医学化的影响是复杂的,存在着无法自洽的解释悖论:其一是个体经验悖论,即一方面医学化提供了连接个体经验的平台,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个体的脆弱感和无力感;其二是个人责任悖论,即一方面医学化减轻了个人的疾病责任,另一方面,个人的健康责任却被大大强化。
关键词:健康;疾病;医学化;个体经验;健康责任
作者:唐文佩,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一元论到多元论:
当代健康观的新思路
摘要:健康理念从古至今不断嬗变,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概念以来,学界围绕“健康”有诸多争议,逐渐呈现出一元论和多元论两条不同的研究路径。一元论路径旨在争论中给出一个普遍性健康概念,其中突出的争论有:自然主义与规范主义之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多元论路径旨在转变传统研究视角,放弃一元构建的普遍概念,强调在特定域境中确定健康概念。多元论路径为传统健康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它是哲学转向、医学转型和时代转变的产物,融合多元论健康观当代健康呈现出多元、复杂、动态、交互的特征,纠缠着客观实在性、价值引导性和语义应用性。
关键词:健康;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一元论;多元论
作者:吕雪梅,山西医科大学讲师;邓蕊,山西医科大学教授。
数字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
的应用及伦理问题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数字治疗可以破解传统医疗面临的诸多困境,如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治疗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延展、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等,这些优点在数字治疗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治疗技术也可能引发新的伦理困境,如隐私问题、数字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以及伦理约束问题。因此,提出数字治疗中的分布式伦理架构是很有必要的,将具体责任与各类主体直接挂钩,从数字技术的生产者、运营商、监管者、医生、消费者到公众都分摊一部分责任,力求实现对数字治疗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与伦理规训。这些有益的尝试能够为我国数字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最终目标是使数字治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上造福人类。
关键词:数字治疗;精神疾病;隐私;分布式伦理
作者:吕慧云,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侠,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的三重逻辑架构
摘要: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十分重要的概念体系、思想内涵与逻辑架构:其一,生产工具与生产主体的相互构建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其二,机器工具的应用(包括科学技术的应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合谋同构是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成熟的显著标志;其三,生产工具、机器体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三维结构是生产工具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科学依据。这三个方面逻辑关系密切,呈现马克思生产工具理论的体系性和发展的进阶性。
关键词:生产工具;生产主体;机器工具;机器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科学技术
作者:王治东,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海旗,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庄子“天籁”解——兼论其
对《齐物论》的奠基意义
摘要:《庄子·齐物论》开篇的“天籁”说,向无确解。南郭子綦对天籁的讲述简要而隐晦,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传统诸说,或依地籁说天籁,或抽象发挥三籁的比喻义,都不能在文本和思想上做到完全的贴切。其实,庄子的“天籁”继承自老子的“籥”喻。老子把天地之间比为籥,以籥的虚无出声,比喻天地之间的虚无生物。同样的,“吹万不同”,是说天籁之动吹生万物;“使其自己”,是说造物者使物依其自身本性而生存。前者是气化宇宙的视域,后者则是道对万物之内在根据、存在方式与独特价值的肯定。这两点关乎庄子齐物思想的根本要旨。《齐物论》以“天籁”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全篇结构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对天籁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吾丧我”等相关文本的准确把握。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天籁;吾丧我
作者:何益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青年尼采的思想转型及其困境
摘要:1864年至1874年是尼采思想蜕变期。在此期间,其研究兴趣从神学、古典学转向了哲学。他曾立志要作真理的追随者,却在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影响下陷入不可知论难题,对真理感到绝望。同时,普法战争的爆发又促使他思虑欧洲文明的未来。最终,尼采通过重新发现狄奥尼索斯走出了思想困境。在狄奥尼索斯身上,他不仅看到解决不可知论难题的可能,也看到欧洲文明得以重生的希望。
关键词:尼采;不可知论;普法战争;狄奥尼索斯
作者:韩王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哲学解释与自然语言间的理想翻译
摘要:在一种自然语言中被表达的哲学作品,是否可用另一种自然语言来解释,或是否可被持另一种自然语言的人所理解,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区分“不能正确解释”这个否定结论的几个典型涵义,并区分给出这个否定结论的典型语境。在此类区分下,可以论证,不同涵义或语境下的“不能正确解释”都是不成立的。因为,不但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上没有看出有任何实质不同,而且,自然语言所具有的足够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使得正确地解释在不同语言中被表达的哲学文本总是可能的。因此,并没有一种自然语言是本质上优越的“哲学语”。
关键词:哲学作品;翻译;解释,自然语言
作者:叶闯,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数字平台圈层文化的哲学反思
摘要:在数字时代,平台圈层文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使人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等实现重构和改变。作为一种亚文化,平台圈层文化的出现一方面创新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习惯,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茧房、社交窄化和价值单向,带来了圈地自萌、人格依附以及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这就需要着力处理好筑圈和出圈、多样与统一、自我认同、群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亚文化生态,与主流文化形成良性互动,保障个体健康成长。
关键词:圈层文化;关系;人格
作者:徐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
中国丧祭礼与家庭代际结构
——兼议其中的生死冲动
摘要:精神分析学说自弗洛伊德创立以来,主要基于夫妻家庭的形态来分析子女与父母之间在无意识中的爱恨生死。中国古典家庭结构则呈现出与夫妻家庭相异的三代家庭形态,展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代际互动与代际冲突模式,并由此发展出解决这一冲突的独特文化方式。以精神分析视角观之,一方面,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代际之间除了爱与传承之外,还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与对抗;另一方面,中国家庭通过昭穆制度化解了三代之间的爱恨冲突、传递与接收的矛盾,并由此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代际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死观——“死而复生”。中国的丧祭礼则可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独特的代际互动及生死观。
关键词:精神分析;丧祭礼;三代家庭;死而复生;中庸
作者:刘子潇,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居飞,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激进生成认知何以是革命的?
摘要:激进生成认知(REC)认为心灵和认知的基础性状态和功能无需操纵表征内容,并坚持这种“基础心灵”的存在对认知科学哲学和心灵哲学来说是革命性的。REC的革命性特征受到一系列质疑。一些学者认为REC难以替代表征主义因而其革命无法成功;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拥有内在主义特征因而难以具有革命性;还有学者认为它不符合革命性科学理论的标准。在分析这些质疑之后,可以提出一种以批判性能力为出发点来理解REC的革命性的新方式,并探讨该革命性会带来的更强的概念整合能力、更为宽广而融贯的自然主义和丰富的哲学后果。
关键词:具身认知;生成认知;基础心灵;内容;表征主义
作者:黄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教授。
论人工智能伦理建构何以可能
摘要:主体性是进行独立价值判断以及伦理探讨的前提,也决定着人工智能及其伦理探讨的阀域。没有主体意识的人工智能仍属于技术工具范畴,其伦理的探讨仍囿于种际伦理视域;拥有主体意识的人工智能可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才能生成自身的道德规范。人工智能伦理的哲学思考以人工智能的主体性设定为基础,集中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理论前提、人工智能伦理的边界,以及建构人工智能伦理的可能性等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伦理;主体性
作者:闫涛,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人工智能能替代科学家吗?
——再思STS的一场论战
摘要:“科学发现”是人工智能技术实践的重要领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方面产生的显著成果为依据,认知科学哲学家批驳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论战。在论战中,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阐述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是否能作出科学发现”的看法,并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内在本质及其限度,特别是批判了“社会性”的缺位。这些思想资源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但对于构画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人工智能;计算论;科学发现
作者:曾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哲学国际中心讲师。
何为现代科学?
——从库恩到《知识机器》
摘要:斯特雷文斯在其新书《知识机器》中提出,近现代科学是在所谓的“铁律”制约之下为人类生产可经验验证的知识的“机器”。这可以看作是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解构》发表60周年后的今天,又一次重新宣称找到了足以界定科学的基本特征。在科学哲学史上,波普尔也将科学视为一台庞大复杂、永不休止的知识生产“永动机”;不过相较而言,他用“显微镜”来研究科学,所关注的是这台机器的基本微观结构。库恩从历史的宏观视角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才有了后库恩时代诸如拉图尔、夏平等理论家们从不同角度、领域、方法论为科学编制的多元化的图景。可以说,《知识机器》一书试图回归库恩,在更大的尺度上发掘出规范限定科学实践的铁律,为一般科学哲学的发展找到了新源泉,奠定了新基础。
关键词:内在主义;外在主义;经验检验;铁律;浅层解释
作者:刘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走进分析哲学,感受逻辑力量
——2022年度分析哲学暑期国际
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分析哲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目前的哲学研究中,分析哲学已经从历史上的一个哲学流派,转变为一种思考哲学、谈论哲学的方式和风格。为进一步促进分析哲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对话,推动国内分析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于2022年8月7日至16日成功举办了2022年度分析哲学暑期国际高级研修班。研修班课程由江怡教授担任总策划。
江怡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研修班聚焦分析哲学学术发展前沿,国内外分析哲学专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国国内分析哲学研究的发展,提高我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参与研修班授课的教师是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巴西等国的15位著名学者,其中包括国际分析哲学史研究会会长毕明安(Michael Beaney)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汉斯·斯鲁格(Hans Sluga)教授等7位国际知名教授,以及武汉大学陈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韩东晖教授、山西大学江怡教授、叶闯教授等8位国内知名学者。研修班课程侧重分析哲学史,讲授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戴维森、乔姆斯基、格赖斯等重要分析哲学家的思想,主要围绕分析哲学的重要问题、分析哲学家的工作、分析哲学与中国三个主题展开。授课内容包括17次课程,采取教师授课与学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国内六十余所高校的二百余名学员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环节后在中国知网教学平台学习。学术志平台全程直播了所有课程,收听收看直播总人数达到万人。
作者:冯金鹏,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本刊声明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